阿膠最先出現在《神農本草經》,以“膠”入藥,卻未有“阿膠”之名。
當時的膠有鹿膠、馬膠、牛膠、鼠膠、魚膠、犀膠等,比報菜單“蒸羊羔、蒸熊掌、蒸鹿尾兒......”的種類都多,不過遺憾的是沒有驢皮膠。
直到漢朝才出現了驢皮膠的記載,因為驢是漢代才在中國出現的,是張騫出使西域帶回來的舶來品。
在南北朝時,戰亂使牛和馬成了戰備物資,不得私用,所以驢皮就得以保持主流地位不動搖,成為了今天的的著名補血產品阿膠。
了解阿膠,先從它的原料說起
阿膠是驢皮經過一步步的熬煉、濃縮而成的固體膠。
阿膠的講究,一是黑驢皮。
生驢皮的物質成分很復雜,是由蛋白質和非蛋白質兩大組分組成的。其中,蛋白質占鮮驢皮的30%~35%,水含量在60 %~75%,其余則為脂肪、類脂物、礦物質以及碳水化合物和不屬于蛋白質的含氮物等。
熬制阿膠最主要的目的是保留住膠原,除去有害物質,制膠其實就是一個篩選的過程,最大程度地保留住有效成分。
二是水。
“凡水皆得煮,然咸苦之水膠乃更勝”。
熬制阿膠最好是阿井里的水,色綠質重,富含鈣、鉀、鎂、鈉等礦物質。
阿膠功效
說一千,道一萬,阿膠之所以被推崇,還是因為它的功效。
阿膠主要由膠原及部分水解產生的賴氨酸、精氨酸、組氨酸等多種氨基酸組成,并含鈣、硫等元素。
阿膠能促進血中紅細胞和血紅蛋白的生成,作用效果比鐵補充劑更為優秀;
也能促進鈣的吸收和在體內的存留,改善體內鈣的平衡;
同時可以預防和治療進行性肌營養障礙;能使血壓升高起到抗休克的作用,治療低血壓。
寫了半天的阿膠,突然想起驢肉也是很有用的,驢肉火燒很好吃啊。
阿膠雖補,但不是你想吃就能吃
1、如果你是很容易上火的話,那么還是建議放棄阿膠
心火、肝火、飛火,甚至是陰虛有火都是不適宜吃阿膠的。
強行吃阿膠補血,只會虛不受補。
2、阿膠雖然能補血、止血,但并不能行血
如果你有淤血的話,吃完阿膠月經可能會變得更加亂。
那怎么判斷自己是否有淤血呢?如果你的臉色比較暗淡,臉上比較多瘀斑,經期的血塊較多,都代表體內有淤血,不建議食用阿膠。
3、脾胃虛弱者不適合。腸胃不好易腹脹者,吃阿膠可能會導致食欲不振
阿膠雖補,但注意不能天天吃、長期吃,否則適得其反,又敗胃口又長痘。阿膠畢竟是一種藥物,最好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,咨詢醫生使用則更為靠譜。